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

[印度]Aravind Eye Care System亞拉文眼科




Aravind Eye Care System印度亞拉文眼科醫院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眼科專科醫院之一,同時也是一間非營利組織。免費提供眼科治療及手術給付擔不起醫療費用的人,並透過費用分級制度尋求組織永續發展。




社會企業家
1918年出生於印度Vadamalapuram,在美國大學接受教育,並追隨甘地的教誨。1976年,當時年屆58歲的退休眼科專家—文
卡塔斯瓦米醫生(Dr.G.Venkataswamy, 或簡稱Dr. V),在印度馬杜賴一棟租來的房子裡,開設了亞拉文眼科醫院,後改名為Aravind Eye Care System,當時只有11張病床。如今,亞拉文眼科醫療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眼科治療供應商。在全印度設有5間醫院和30多間眼科治療中心。

經營理念
世界衛生組織表示,85%的眼疾是可以預防或治癒。 包括75%完全失明的病例。全球估計有4500萬的盲人,而印度就有1200萬人;其中60%的人由於白內障而失明,而白內障是可以治癒的。印度的10億人口有70%是分布在鄉下,而全國1萬名的眼科外科醫師,卻有80%居住在城市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,政府無法一一照顧,於是Dr. V成立Aravind Eye Care System。一方面補足政府不足之處,另一方面也可以自給自足。另外,亞拉文醫療研究基金會還持續探究眼科疾病的病因及治療方法。
營運方式

付費、免費、醫療營

付費醫院平均每天接待1400名門診病人,這裡的一切服務都是收費的,包括會診、治療、手術及住院。 病人有富人,也有普通平民。 收費也有差別。

比如病房有6種,收費不同 有一天1000盧比的高級套間,也有一天50盧比的

床位。

免費醫院平均每天接待500名門診病人,會診和手術都免費。也有收費,如需要做人工晶狀體手術的病人,就需要支付人工晶狀體的成本。

醫療營則是Aravind Eye Care System最有特色的一種形式。為了幫助更多窮人,避免可根治性失明,派出多支醫療隊,組成醫療營,進駐貧困地區和那些眼科醫院無法照顧到的地區,與當地社區領導者和服務組織合作,提供眼科診治醫療服務。在醫療營,一切都是免費的,包括將病人從醫療營轉移到醫院的費用。2006年,Aravind Eye Care System共為230多萬名門診病人服務,並做了27萬起手術。 2/3的門診病人和3/4的手術,是免費提供給窮人的。 它以全印度不到1%的眼科醫療資源,完成了該國5%的眼科手術。

Aravind Eye Care System擁有很多知名眼科教授,不少擔任國外的兼職教授,或擔任印度全國專業學會的負責人,他們多在內擔任領導階層。組織的培訓機構,不僅只培訓自己的醫生和護士,還向其他國家眼科醫生提供培訓。

這使得她們本身醫療品質非常高。 如在手術的感染率上,英國是萬分之六,而Aravind Eye Care System只有萬分之四。正因為如此,很多富人和平民都來這家醫院付費治療。

亞拉文另外大幅降低手術成本。 在發達國​​家,一個白內障手術通常需要3000美元,其主要成本的來自於人工角膜等材料。 這樣高的價格,Aravind Eye Care System無法長期承擔。於是除了設立"眼睛銀行"(Eye Bank)接受角膜捐贈之外,還建立了自己的研發生產機構。他們研發的材料,成本遠低於市價。比如人工晶體,其成本僅為進口價的十幾分之一。 因此將手術成本大幅降低,白內障手術的平均成本,僅為25-30美元。而且,這些廉價的醫療用品和藥品,還會低價供應給發展中國家的非營利性眼科機構。

Aravind Eye Care System率先創造出一個模式:數量大、高品質、以社區為中心的服務方式,並可讓組織以低成本長期營運。它向富有的病患收取較高的費用,向貧窮的病患收取較少的費用,透過這種方式,它發展出讓組織得以永續運作的營運模式,而貧窮病患的醫療品質也沒有因此玵大打折扣。這種獨特的收費制度,加上有效的管理,讓亞拉文可以對大多數的病患提供治療。對全世界的醫療界產生極大的影響,其模式甚至在美國也能實行。


資料來源:
1種理想x10種創新=社會企業是門好生意 天下出版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